《昆虫学报》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章第2节,本章包括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鸟的生殖和发育4部分内容。本节课学习昆虫的生活史,形成生命系统观,重点包括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生殖。难点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比较。
教材中前一节课呈现了植物生殖的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本节延伸至昆虫的有性生殖和发育方式,这样的设计虽然能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接受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图1),使学生能更好掌握本节课的概念,理解生命系统观,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1]。
图1 教学设计思路图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 基于家蚕和蝗虫两个昆虫发育过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得出概念并形成生命系统观。
(2) 根据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进行迁移、应用和演绎,推测并能判断其他常见昆虫的发育过程,初步掌握归纳概括以及演绎的思维方法。
(3) 从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学习昆虫体内受精、产卵的生殖方式,认同生物体的发育本质是细胞有序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4) 通过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生生不息,形成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同时针对研究昆虫的发育规律,关注生产实践中对昆虫有益方面的利用以及有害方面的控制,落实社会责任。
3 教学过程
3.1 赏文观图,温故知新 情境一: 学生对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中描写的情景并不陌生。新课开始,笔者播放该文章中对昆虫描写的朗读音频(人教社版本),PPT背景为百草园实景图并配以文字,让学生立刻置身于创建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 走进学生生活从而走近学生,优美的三味书屋画面伴随着悦耳的朗读声,感觉器官迅速收集有关昆虫的信息,进而导入与昆虫相关的情境学习。
3.2 模型情境引发冲突,问题串追究本质 情境二: 在导入新课后,即刻展示学生在课前用超轻粘土手工制作的六个黄蜂模型(只有第5个模型是结构完整,另5个模型缺少部分器官或结构),教师提出问题串: ①它们都是完整的昆虫模型吗?②不完整的昆虫模型分别缺少哪些结构?③昆虫有哪些特征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现概念,高效巩固昆虫的主要特征知识点。
情境三: 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养蚕经历,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纸上用简笔形式,画出不同发育时期的家蚕图,各小组分别展示有吃桑叶的幼虫、吐丝的蛹、能飞的成虫、一颗颗的受精卵,各组员发现对家蚕的形态结构认识有所不同,进而产生认知冲突。教师接着布置任务: 请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家蚕的一生,学生结合自己养蚕的体验和认知冲突,查阅教材资料,分析得出答案: 卵→幼虫→蛹→成虫,培养构建流程图的科学思维。
情境四: 构建昆虫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后,师生带着问题欣赏蝗虫的发育视频: 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有什么不同?教师鼓励学生解答质疑: 那让我们用流程图表示蝗虫的一生。学生很快得出: 卵→幼虫→成虫,构建不完全变态发育流程图,教师根据情境三和四提出问题串: ①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什么区别?②蝗虫的幼虫为什么叫做若虫?③两种昆虫发育历程有什么相同?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老师因势利导并设置问题串,学生经缜密辨析后,问题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 学生制作昆虫模型引出学习对象,物理模型之间的差异引发认知冲突,强化昆虫的特征,为深入学习铺垫;基于家蚕和蝗虫两个昆虫发育过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概念的能力,比较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得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共同点,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抽象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规律,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分化。
3.3 视听学习,感叹生命之美 情境五: 播放“蝉的一生”视频,观赏后笔者感叹: 视频情境中有的蝉在地下要等待八年之久,就是为了某一个黑夜重启生命之旅,当它们完成系列的生命活动之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生命的终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可见生命中漫长地等待与短暂地绽放之美,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敬畏生命,保护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卫我们唯一的家园。
上一篇:蜂群管理战略联盟管理新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