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报

美军“昆虫联盟”生物改造计划,是农业项目还 

来源: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25

环球时报报道 编者的话: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为世界各国敲响警钟,而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可用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的叠加,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粮食安全都将成为一个引发全球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在乌克兰建立生物实验室,研究危险疾病传播特征的行为本质上是在研发生物武器。俄方的相关调查也引发多国民众的普遍担忧:美国军方开展的利用昆虫将转基因病毒传播到田间的作物上,是否是一种生物战争武器的尝试?这种武器是否最终将用于人为地制造粮食危机,从而服务于美国的军事目的?多位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军方开展的一项名为“昆虫联盟”的项目正在将这种担忧变为现实的危险。国外科学界和法律界人士也指出,美国军方的相关试验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然而这一被包装为“防灾增产”的计划自公布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美国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曾专门发表一篇名为《农业研究,还是新的生物武器系统?》的文章对美国国防部的这项计划提出质疑。论文中一众科学家和法律学者指出,“昆虫联盟”计划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因为该计划所做的尝试“可能被普遍认为是开发出一种针对敌对国所研发的生物制剂及其投放工具所做的努力”。

目前“昆虫联盟”项目仍在持续推进,项目负责人布莱克·贝克斯汀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该项目此前已达到一个里程碑,就是证明蚜虫可以用一种改造后的病毒感染成熟的玉米植株,而这种病毒含有一种能产生荧光的基因。

《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援引文章作者之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家盖伊·里夫斯的话直白地表达了反对声:“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计划很容易被武器化,而不是发展成为一个设想在可控范围内、运用于农业发展目的的生物系统。”

但这种说法已遭到《农业研究,还是新的生物武器系统?》论文作者五人小组的反驳,他们在其官网上指出,2020年由“昆虫联盟”资助出版的首本科学出版物表示,由“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技术介导的成熟植物,其染色体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而这与布莱克·贝克斯汀及其团队成员的解释自相矛盾。

“我认为公众不必担心,国际社会也不需要担心,”布莱克·贝克斯汀称。但他同时承认,“昆虫联盟”涉及的新技术可能具有“双重用途”,因为从理论而言,这些新技术既可用于防御目的,也可用于进攻目的。但他表示,几乎所有先进技术都是如此。“我认为,无论何时只要研发一种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就有可能产生进攻与防御的双重效应。但这不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专注于积极的目的,希望能够确保美国的粮食安全,”布莱克·贝克斯汀辩称。

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昆虫联盟”计划自公布之日起,就被西方学者打上了“生物武器”的烙印,引发西方学界和媒体关于该计划是否违背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大讨论。

他还表示,对于众多学者所担心的这项技术是否会失控,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生态影响,目前有多重保护措施可以确保。该计划不针对植物的生殖细胞,因此不会导致植物遗传性状的改变。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目标是找到一种方法,在单个生长季节内对植物进行暂时的、有益的改良。

宋忠平认为,美国确实需要解释清楚为何这项研究中要用昆虫作为载体,尤其是考虑到当把这些昆虫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悄无声息地把相应的病毒基因注入对方国家的农作物中,改变农作物的基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会在一些对手国家周边设置生物实验室,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设置生物实验室,才能确保生物的本地化,比如昆虫的本地化,例如你不能把美国的昆虫品种拿到俄周边国家,然后向俄罗斯去释放,这样很容易就会被看出破绽。因此,美国的这项研究就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必然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一系列灾害发生,”宋忠平称。(记者 樊巍 单劼)

报道还表示,目前该计划设想以三种擅长传播疾病的昆虫作为“盟友”,即蚜虫类、叶蝉科和粉虱科。因为在自然界中,这三类昆虫经常在植物之间传播病毒。而在基因编辑方面,该计划也取得一定进展,包括运用相对便宜而简单的“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技术,能让研究人员研制出定制化的病毒,并在受到感染的植物中实现特定的目标。这种工程化的病毒可以“开启或关闭”植物某些基因。例如,控制植物生长速度的基因就有可能在严重干旱时发挥作用。在该计划中,昆虫携带的转基因病毒被称为“水平环境遗传改变剂”,它们能够直接在田间感染农作物并对其进行染色体编辑。

上一篇:人类应该保护的十大昆虫,见到一定要手下留情
下一篇:没有了